2007年8月26日

R579.如果,我在那裡......


R579.
如果,我在那裡……(Moshimo Watashi Ga Soko Ni Irunaraba)。片山恭一/陳寶蓮。時報。2006。212頁。07/08/22-07/08/26。

總共三個故事。

「如果,我在那裡……」。以敎鋼琴維生的「我」,一起和媽媽去南島潛水時,媽媽卻因為潛水意外而陷入植物人狀態。在母親陷入昏迷的加護病房裡,來了個「我」和爸爸都不認識的男人「內藤」,無比深情地探視母親。在母親過世後,「我」整理母親的遺物,慢慢描繪出母親嫁給父親之前的感情世界。二十歲的「我」替沒有等待遠方留學學長歸國而另嫁的母親,和一直難忘情人而過著平凡人生的內藤,完成了屬於他們之間無疾而終卻難以忘懷的戀情的告別儀式。媽媽在成為自己母親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子?「我」似乎了解了母親那終其一生不為人知的角落。

「鳥不言死」。在補習班敎數學並以業餘小說家即將展開文壇人生的「我」,是個頭髮濃密、身材保持良好的三十五歲男子,不但是個劍道教練,還有個感情穩定的攝影家女友。但這一切的「美好」在一次的健康檢查中完全破局,患有慢性肝炎的「我」從此進出醫院,雖然不是馬上就會死掉的病症,但卻是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根治希望的疾病。在醫院中認識和同病房肝癌末期的時枝,「我」和時枝建立起同病相憐的同志情誼,下圍棋、喝咖啡成了共同的嗜好。「我」從時枝的身上體驗到死亡的恐懼(人無法像鳥那樣不經意地死去),卻也從時枝告訴他的初戀故事中明白了「愛」的超越死亡---即便後來得知曾經感動他的悲戀故事,其實是一個陷入絕境的人所編造出來的而已。

「在九月的海裡游泳」。在中學擔 任國文 老師的周作在同校美術老師刈谷的帶領下,開始從事攀岩的運動。周作的熱衷此項運動並不是無緣由的---才幾個月大的小兒子可能因為天生殘疾而終生躺在床上;抑鬱寡歡的妻子;升學導向的家長和學生需要安撫;曾經誓言要當流氓的學生吉村出社會後居然改邪歸正,但卻諷刺的被昔日黑道夥伴殺死……獨自去攀岩的周作最後從岩上摔了下來,所有的難題都還在眼前,但是生命的美麗,藉由一株在岩洞裡自顧自開花的小草,讓受傷卡在松樹梢的周作,體驗到脆弱卻也能堅強的道理。

每一篇文章都有著說服人的專業知識,像是第一篇母女都喜歡潛水,文中大量陳述海底的情景;第二篇的病房中,少不了肝病的治療過程,還有主角和同房友伴藉以提升交情的圍棋;第三篇的運動主角是攀岩,跟著周作踩著步步為營的岩壁,好似人生的過程也是這樣舉步維艱。

在被歸類為「純愛小說」的作者中,在我看來,因為「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而成為家喻戶曉的片山恭一,他的「純愛」擺脫了故作清純的做作,企圖陳述的是更深廣的人心角落,一路走去雖然會有險惡醜陋,但他堅信的人性,畢竟還是柔軟至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