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7日

M110.無米樂﹝Let It Be~~2004﹞


無米樂﹝Let It Be~~2004﹞。2005.11.07。

本片紀錄了台南後壁鄉三位農夫看天吃飯的生活:七十五歲的崑濱伯,六十九歲的煌明伯以及「最年輕」的六十五歲文林伯,再加上一直「細細唸」的崑濱伯母,組成了個最真實的台灣生活。

《崑濱伯,一個在日據時代受過初中教育的農夫,原本有機會離開農田去「上班」,也許今日已是個退休課長、靠退休金頤養天年的快樂阿公。身為長子的他,背起 家裡的生計以及為還清父親欠下的債務,留在農村務農。除了種稻,他也開一家種子行,兼賣花生。五十多歲時,眼疾瞎了一眼,讓他反省為什麼老天給他這種痛 苦,唯一能想到做過失德的事只有一件;批發給人家的花生可能烘得不夠乾,讓商家賣不好。從此,他要自己「更信神、更照起工做」。

崑濱伯母二十歲嫁給崑濱伯,當時兩人互不認識將陪伴彼此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另一伴。崑濱伯母在「這口灶」(這個家)喝了無數「苦湯」,下田耕種,趕回家生柴煮飯,農閑時還得去工廠打工補貼家用。崑濱伯感念妻子的辛苦,但也只會在玩笑間表達對妻子的謝意。

煌明伯,除了種田,也用傳統手藝打棉被,還賣到歐洲。他說,父親四、五十歲就悠閑地「照日」(在稻埕裡?太陽)、享受退休生活;自己到了六十九歲,依然辛 勤耕地。他不容許土地上長雜草,他知道除草劑會傷害他所愛的土地,在大熱天也要一鋤頭一鋤頭地清除雜草,一件汗衫擰出好幾杯汗水。他也知道要「覺悟」了, 年紀大了、「快輪到了」,不可能一直耕種到死──雖然心中還是放不下土地。

文林伯養了後壁唯一的一條耕牛,除了種自己的田,也幫人家駛牛犛地。雖然農村經濟不好,但他很知足,不擔心稻作價格差,收入不好,因為大家都一樣,除非別人都好,只有自己差才需要擔心,他說:「不能什麼事都靠政府,政府沒有那麼多錢。」》

《》裏的內容,轉載自http://cyutcrazyshow.inc.com.tw/wordpress/archives/2004/12/15/58/

對一個從來沒有親炙過台灣土地卻說自己是台灣人的我來說,這個片子對我最大的震撼是重新審視自己的「幸福」。因為抱怨太多,已經不知道什麼其實是我一直享 受著的幸運。我聽著又熟悉又陌生的台語;看著兩個忙著鬥嘴卻也是相依相伴的夫婦;看流著豆大汗珠打著棉被的老人家;看著說不要靠政府的牽牛老農……除了熱 淚盈眶外,飯碗裏的粒粒白飯,從今後都要吃乾淨的。

看完時,暗自下定了這樣的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