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5日

R695. 信


R695.
信﹝手紙--Tegami﹞。東野圭吾(HIGASHINO Keigo)/張智淵。獨步文化。2007。381頁。08/03/17-08/03/18。

為了籌措弟弟直貴的大學學費,因身體受傷失業了的哥哥剛志,進入豪華民宅偷錢,卻失手殺死老婦人的屋主。從此改變了兄弟兩人的命運:進入獄中服刑的哥哥每個月寫一封信關懷叮囑弟弟,然而在外面世界的弟弟卻背負著殺人犯弟弟的包袱,在求學、求職、愛情的路上屢遭挫折。原本連繫手足之情的信,無法負載外界的歧視考驗,成為斬斷兩人關係的最後工具。


故事探討的不是「其行可誅,其心可憫」的哥哥,而是談到當受刑人在牢裡補償所犯的過錯時,他的家人同樣生活在社會歧視排斥的大牢籠中。故事末了直貴雖然為了給自己和妻女一個沒有陰影的未來而寫信和剛志斷絕關係,但是最後在監牢裡演唱會隱約見到大哥,他卻無法發出任何聲音。生命的困境仍然綑綁著直貴,為了自己而入獄的哥哥和因為哥哥而在社會角落掙扎的自己,要怎麼找到不會兩敗俱傷的方法呢?


沒有解答的結局,贏家是巨大的社會壓力。只是想到,日本社會真的對受刑人家庭施予如此沒邊沒際的歧視嗎?雖然未曾真的遇過,但設想在當今台灣的社會,受刑人的家人多少會有道義上的歉意,但是犯罪的畢竟是成年的當事人,如此排斥受刑人家人的行徑,除了書上所說「我們必須歧視你,這樣做是為了讓所有的罪犯知道自己犯罪會使家人連帶受苦。」(p.284)的作用外,並不覺得是怎樣成熟的思考模式。


宛如古代「誅九族」變體的逞罰方式,想想真的不寒而慄呢!




2008年3月17日

R694. 夜巡者


R694. 夜巡者﹝Nochnoy Dozor﹞。盧基揚年科(S. Lukianenko)/熊宗慧。圓神。2006。559頁。08/03/16-08/03/16。

對時下流行的「奇幻」小說的胃口,在看過三本漸漸令我不太耐煩的哈利波特後,就算倒盡了。但禁不住久仰大名的引誘,還是借了這本書來看。然後,只花了半個星期天就看完了,另半個大好星期天,全拿去睡覺了。

好看好看。

 書中的世界是光明和黑暗並存的,光明界派出的「夜巡者」和黑暗界的「日巡者」在彼此的世界穿梭,維持善惡競爭又共存的平衡。擔任夜巡者的是所謂的「超凡人」,他們有穿越「冥界」的能力,分級的法術各有高低。

 厚厚五百多頁的故事共有三篇故事,看似獨立,其實連貫。故事的主角「我」─安東,是個三十歲的超凡人,本來負責擅長的電腦分析,但故事開始時是被送上第一線戰場上的菜鳥級巫師。雖然他的巫術層級不高,但在三個故事當中他都是事件的核心,在光明界和黑暗界的角力當中,他努力要回答善惡混雜的灰色問題,從而決定如何在難以辨認的正邪裡,求得心安理得的「正義」。

聽說照著巨著拍成的電影在俄國大賣,應該找出來好好看看,如何把迅速幻化的文字變成影像,實在是偉大的工程一樁。

接著還有「日巡者」、「幽巡者」、「終巡者」,真是令人期待的異次元啊!



R693. 不眠的真珠


R693.
不眠的真珠﹝Nemurenu Shinju﹞。石田衣良(Ishida Ira)/王蘊潔。皇冠。2007。269頁。08/03/12-08/03/15。

差距十七歲的姊弟戀故事。


四十五歲的女版畫家內田咲世子事業有成,但面臨更年期的到來卻無能為力。和情夫的關係進入不得不分手的僵局,此時,恰好遇上電影事業遭遇挫折的年輕攝影師德永素樹,以為對愛情已經免疫的中年女子,掉入了沒有未來的愛情漩渦當中。


作者著重的重點有:相差十七歲的愛情;女人的更年期;困惑表情的二十八歲高瘦男子;性愛場面;沒有信心架構未來的感情…。重複這些主題,呼應書中一位有遠見的媽媽桑所說的話:


「女人分為兩種,鑽石女人和真珠女人,也就是光芒向外綻放和內斂型兩種。能得到幸福的,只有每個男人都了解她價值的完美鑽石女人。很少有男人懂得分辨真珠的好壞。」(p.46


故事的最後,被年輕情人感動到不再猶疑的女人,勇敢地接受了情人的追求,也終於成了把光芒藏在內心、細心呵護真珠般的女人了。


不能說歌頌愛情的故事不美,但總覺得這個故事的魅力遠不及作者那令人炫目的「池袋西口公園」系列,更別說是寫金錢攻防戰的「波上魔術師」。作者挖掘人性黑暗當中黑暗的筆力,到了反覆說明女人遲暮的恐懼、年歲的差距、姊弟戀的不安、流淚……,竟有了隔靴搔癢的遺憾。


也許作者努力想要向「中年末女子」致意,但因為行禮的姿勢過於造作,難堪的感受甚於感動了。



R692. 鬼嫁日記:小男人的悲鳴實錄


R692.
鬼嫁日記:小男人的悲鳴實錄﹝Jitsuroku Oniyome Nikki﹞。一馬(KAZUMA)/陳寶蓮。圓神。2006。203頁。08/03/11-08/03/16。

這是由網路人氣部落格而集結成書的另一例,作者在部落格中描述妻子的乖張行徑以及自己忍氣吞聲的心情。「鬼嫁」是他給那個花費無度、任性而為、管教嚴格、脾氣暴躁的妻子的代稱。書中盡其所能描述妻子的「暴虐無道」,有時甚至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對渾身溼透的先生,命其在玄關把溼透的衣服脫光了才可以進房子)。於是最大的問題就出現了,到底作者「一馬」怎麼會娶這位似乎百無一好的「鬼嫁」呢?又,即使是婚前婚後判若兩人,幹嘛不離婚呢?


所以囉!這種「書」千萬不能太認真看,作者也只是隨便寫寫而已,加油添醋或者憑空捏造都是稀鬆平常的事。充其量,這不過是一本「閒扯淡化鉛字」的案例。


再次證明對網路小說或部落格的不耐煩並不是一種偏見,稱得上「書」的,還是有其需用仰角觀賞的價值才行。





R691. 椿山課長的那七天


R691.
椿山課長的那七天﹝椿山課長NO七日間﹞。淺田次郎(ASADA Jiro)/賴庭筠。高寶國際。2007。344頁。08/03/09-08/03/09。

四十六歲的椿山課長在百貨公司任職,正值夏日大拍賣的旺季,因為過勞猝死。不明究理地走過白色娑羅樹羅列的大道,來到「死亡」和登到極樂世界之間的「中陰界公所」。所有死掉的人在充斥的官僚氣息的「中陰界公所」中參加懺悔課程後,只要按下桌子上的紅色按鈕,就可以洗清前世所有的罪過,跟隨人群登上前往極樂世界的手扶梯。


椿山課長並不認為自己犯了被認定的「淫邪之罪」,更重要的是他掛念公司的業績、美麗的妻子、年幼乖巧的兒子,還有早先年因為老年癡呆而住到療養院的父親。於是他申請「遣返」,在死後七天內借用了完全不同的女性軀體回到人間,遵循不可洩漏真實身分、不可復仇等守則,探訪了他掛念的人,吃驚地發現了許多有關「自己」的秘密。


另外兩名同樣要求遣返的:一個被誤殺的黑道大哥掛念失去依靠的小弟們,會不會因此誤入歧途;另個是被收養的小男孩,因車禍喪生而失去找到親生父母的機會。


三個人物在重返人間完成未竟的心願,「愛」成了所有行動的主軸。不管生前週遭的人是如何誤解、欺瞞、背叛,但在這最後的七日時光,三名「遣返」的人,總是盡力要用最大的「善」來報答曾經相遇的恩情。


在隱約諷刺、搞笑的基調上,作者以無比認真的態度陳述填補遺憾的心情。作者藉由愛戀椿山二十多年的佐伯知子的口中說出:


這世上有一百種戀愛,其中九十九種都是騙人的,為什麼呢?因為那都是為了自己而談的戀愛。而我卻經歷了那唯一的真愛,那就是為了所愛之人奉獻的感情;為了那個人,我可以不要命、不要錢、不要尊嚴,也可以拋棄自己的幸福。」(pp.240-241

這是本「純情愛」的小說,也是本說死亡的故事書。除了省思早已習以為常因而粗心放縱的「愛」以外,至於死亡,如果就像書中所寫的那般,我倒是無懼,甚至很期待這個時刻的到來。




R690. 盜嬰


R690.
盜嬰﹝Kotori﹞。海月瑠意(UMIZUKI Rui)/劉子倩。商周。2004。318頁。08/03/08-08/03/09。

號稱謀殺小說的重點並不在於怎麼殺人,是誰殺的好像也不是那麼那麼重要,倒是為什麼要殺人,用了大半的篇幅鋪陳。


受大家族一定得有後代壓力的不孕妻子、離婚被迫喪失女兒監護權的護士和個意外懷孕卻不打算養育嬰兒的未婚媽媽,三人因為嬰兒而纏在一起。本來打算拋棄嬰兒的母親起了貪念,開始接近勒索假裝是自己懷孕生了孩子的大戶人家;居中牽線的護士差點也成了滅口的對象,然後兇手不是那個明明白白受到脅迫的人,而是知情的另一人。


故事並不複雜,著墨在社會問題的份量才是其可觀之處。若是尋求解謎的刺激而看此書的話,就會覺得味道太淡了,隨時可以放下餐具走人。




2008年3月9日

R689. 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


R689.
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Saigo No Shogun—Tokugawa Yoshinobu﹞。司馬遼太郎(SHIBA Ryotaro)/江靜芳。遠流。2007。271頁。08/03/02-08/03/03。

那年很碰巧地在東京住了半個多月,很碰巧有一整天閑晃──從東京大學的「赤門」走過上野公園,再往湯島神社方向,最後到了谷中區的墳墓堆逛,尋找最後將軍「德川慶喜」的墳墓。像個小庭院被鐵柵欄圍起來的墳塚,除了一個壯觀的大墳塚,還有小規模的他的妻妾左右各一個。


在夏日午後三點多開始有點染黃的陽光下,和對日本老夫婦一起攀著鐵欄杆眺望。日本阿公和善地對我說了串話,我用學了五年卻仍結結巴巴的日文斷續回話。等他弄清楚我不是懷古的日本人後,高興的轉身介紹我給一直跟在旁邊靜默的阿嬤。


跟台灣的老人家實在很不一樣啊!居然逛街逛到墓地來了。


就是有這樣的一段輾轉的巧遇,書架上的這本書,當然就蠻吸引我的。再加上拿起來翻閱時恰好看到這兩段──


「齊昭(慶喜父親)平常常講:『武士的睡姿十分重要!』他出其不意地到慶喜的寢室確定他的睡相,發現慶喜的睡相及難看。齊昭吩咐左右:『這樣軟癱的睡相,絕不能成為好武士的材料,在七郎磨枕頭的兩邊豎立剃刀的刀刃。』從這夜開始,兩根剃刀就像角一樣立在慶喜的睡枕旁,於是只要睡覺時翻身,剃刀就會割傷頭或臉部。」(p.22


「…『武士睡覺時,務必右下左上地側睡。』這是因為平常都慣使右手,常入睡後遭敵侵襲,右下側睡時能保護右手,進而起身爭鬥。」(p.22


這麼有意思的小故事,湊起來的人生一定更可觀囉!


作者司馬遼太郎試圖描繪德川幕府最後一任將軍的故事,複雜的人世關係和詭譎的大時代,讓這位可以自己一人對著眾多諸侯滔滔講述數小時理念的將軍,最後選擇向後退了一小步,「大政奉還」,以贏得歷史上名聲的一大步。


也許個性專著,對什麼都感興趣的德川慶喜,沒能繼續擔任幕府將軍的任務,對他個人而言,其實也並不算是一件壞事的。
看完這是本書給我是這麼想的。



2008年3月2日

R688. 靈魂擁抱


R688.
靈魂擁抱﹝Soul Embracing﹞。侯文詠。皇冠。2007。541頁。08/03/01-08/03/01。

暢銷書作家余培文在聲勢漸衰之際突然又爆紅起來,可是那篇在網路上流傳甚廣,甚至被兩派政黨死敵當作和解的文章「靈魂的擁抱」,雖然署名是他卻根本不是他寫的。澄清的時機稍縱即逝,余培文發現很難放手的名氣的代價,是得面對一個癌症末期精神狀態不太對勁的書迷。


另一條主線的故事是夜間新聞主播宋菁穎,她的同事,攝影記者彭立中一廂情願的追求,演變成性騷擾的大醜聞。媒體的角色,成為這本厚厚小說探討「名氣」的隨筆。


兩個歇斯底里的人分別纏住兩個有名氣的公眾人物,文壇和新聞界一樣,都是需要包裝行銷,本來是冒名文章,最後卻被炒作成溫馨的「靈魂擁抱」的活動。


故事很長,長到只想快快看後來怎樣。


後來怎樣?


自己去看囉!



R687. 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


R687.
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The Bookseller of Kabul﹞。奧斯娜‧塞厄斯塔(Asne Seierstad)/陳邕。網路與書。2007。294頁。08/03/01-08/03/01。

出生在挪威的女記者,獲得機會到阿富汗的一名富有書商家中居住並做了貼身的採訪,用小說的形式將她所看到的阿富汗家庭寫成這本特殊形式的「報導文學」。


住在喀布爾的書商蘇爾坦,經歷過蘇聯共產黨的迫害,接著是聖戰者組織的搶劫,最後是塔利班的全面燒光,但他仍然堅持拯救這個國家的文化藝術,想盡辦法把書藏起來。


然而他對待家人的方式卻沒有這麼前瞻,他是家族所有成員的主宰,為了照顧幾家書店的生意,他不讓十多歲的三個兒子上學;對待女眷的態度更不用說,老婆年老色衰,再找一個十六歲美麗少女當小老婆,誰都沒資格反對;小妹在家是全職女傭,連兒子都可以對姑姑呼來喝去。


阿富汗的女人平日穿著塔利班規定的藍色「布卡」,結婚的時候布卡換成了綠色;婚事都是父母和男方談的,為了要得到豐厚的聘禮,十多歲的女孩子的對象都可以用成堆的東西換來,通常對象都是三十多甚至四、五十歲的人。


塔利班曾經立下的規定:禁止女性拋頭露面,沒穿布卡不得搭車上街;禁止聽音樂,車上有卡帶,汽車將被沒收,司機遭監禁;禁止刮鬍鬚,鬍鬚必須要有一個拳頭的長度;強制祈禱,所有交通工具必須在祈禱前十五分鐘前停止運行;禁止養鴿養鳥;禁止放風箏;禁止複製圖片,車內若掛著有生命的活的圖片,汽車會被叫停;禁止英式、美式髮型;禁止外匯、信用卡消費;禁止河邊洗衣;禁止擊鼓;禁止裁縫縫製女性服飾或為女性量尺寸。


作者說她這輩子很少像在蘇爾坦家裡的那四個月「那樣生氣過,也很少像在那裡時那樣激烈爭吵過,甚至從未有過那麼想揍一個人的強烈衝動」(p.13),看完這本書,真的能完全明白身為女性的作者所說的那些反應。在這個世界上,怎麼男人還可以這樣對待女人?怎麼可以?怎麼可以?


接著的反應就是慶幸,好在啊!雖然這裡的紛擾也不少,但不是投胎在阿富汗,上輩子肯定不是大奸大惡之徒。




R686. 春日湖百年謀殺紀事


R686.
春日湖百年謀殺紀事﹝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瑪莉‧海金斯‧克拉克(Mary Higgins Clark)/林維頤。高寶國際。2007。336頁。08/02/29-08/03/01。

衝在書內頁一大堆的暢銷排行榜名單,於是借回來看看。


故事發生在紐澤西的春日湖,一個事業如日中天的刑事女律師在遭遇離婚的打擊後,決定從紐約遷居至這個別墅區。在新居整修期間,居然挖出四年前失蹤的女孩屍骨,連同百年前的骨骸。


於是一場複製百年前未曾被破解的凶殺案,再度在這個富人居住地區出現。女主角分析百年前的檔案,希望能找出線索,而身邊的兇手一步步接近她……。


這類書最重要的就是給你一堆「可疑人物」,最後一套自圓其說的方法,告訴你「兇手就是他」!


如果所謂的暢銷書就這樣,那下次恐怕不需要費太多精神相信這類的排行榜。居然可以看到睡著,不知道是因為人名太多,還是不夠血腥,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