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8日
R684. 德語課
R684. 德語課﹝Deutschstunde﹞。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許昌菊。遠流。2007。541頁。08/02/24-08/02/25。
因為在感化院的德語課上交了白卷,即將21歲的青年西吉‧耶普森被罰囚禁在單獨囚室,重寫這篇名為「履行職責的歡樂」的作文直到完成為止。
故事便從西吉在作文中開始回憶他的童年,他的父親嚴斯是德國最北小鎮的警官,在1943年戰爭期間,藉由「履行職責」的命令,嚴格監視同村中世界知名畫家南森作畫,儘管多年前當他們都還是小孩的時候南森曾經是嚴斯的救命恩人。
然而從小西吉就和畫家南森十分親近,在禁令下達之後,西吉違背父親的託囑,偷偷將南森的畫藏起來。直到戰爭結束後,嚴斯仍然繼續執行所謂的職責,更變本加厲將南森的畫燒掉。
受到父親偏執行為的影響,西吉的救護行動成了另一種病症,成了聽到畫畫求救聲音而偷畫藏畫的慣竊,也因此被父親趕出家門,最後被送入感化院。
當西吉的作文寫到尾聲,即將要被釋放的他卻無處可去,西吉永遠脫離不了那個北德荒涼的小村莊,人人獲勝當中,只有他還在無處可逃的恐懼裡。
花了很一段時間才進入狀況,500多頁的書只花了兩個晚上就看完。兩個長長而陰鬱的夜晚,看那個被制度洗腦的父親對不願上戰場而自殘的兒子「大義滅親」;看他如何假「盡責」之名而對昔日的救命恩人恩將仇報……,看到扭曲的人格在溼冷灰濛的北德土地上繼續醜陋下去……
看完了像是把壓在心頭上的石塊搬走,但呼吸困難的感覺還繼續維持了好幾天。
摘錄:
「囚室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塊上下擺動的跳板。他們把我送到了這塊跳板上,而我必須從這上面跳下水去,又潛上來,再潛下去。一次又一次,直到把一切都撈上來,把我的記憶的骨牌撈上來,放在桌上,一塊一塊地拼起來。」(p.55)
「如果你認為人們必須盡自己的職責的話,那麼我也得告訴你一些與此相反的話:人們也得做點什麼觸犯職責的事。職責,依我看,不過是盲目的自吹自擂而已。」(p.204)
「什麼是觀察?增添。觀察就是滲透和增添。或者說就是虛構。為了能夠和你相似,你就必須用目光不斷地虛構你自己,凡是經過虛構的東西,也是變成了真實的東西。」(p.38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