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669. 風之影﹝La Sombra Del Viento﹞。卡洛斯‧魯依斯‧薩豐(Carlos Ruiz Zafon)/范湲。圓神。2007。557頁。08/01/27-08/01/28。
這是近幾個月以來,所看過故事說的最棒的一本書。
1945年,住在巴塞隆納的小男孩達尼,從舊書商伊薩克的「遺忘書之墓」得到一本「風之影」的書,當作即將到來的11歲生日禮物,之後10年,他的生命和「風之影」的作者「胡立安‧卡拉斯」的人生攪和在一起。
故事便是從輪流登場的每個人說起來:因為「風之影」,達尼認識盲眼少女克萊拉‧巴塞羅,初識愛慕的喜悅以及幻滅的痛苦。為了要追查神秘作家胡立安的生平,從賣書給他的書商伊薩克那裡,得知當初在大火燒掉胡立安作品前搶救出胡立安幾本著作的,就是伊薩克的女兒努麗亞;在達尼和他父親收留的流浪漢費爾明‧羅梅洛‧托勒斯博學而聰慧的幫助之下,達尼又解開了更多胡立安的謎團──胡立安名義上的父親,曾在鎮上開了間「富爾杜尼帽子專賣店」,用毆打來表達對他法國籍的妻子的感情;胡立安後來被鎮上大人物安達雅栽培,進入貴族學校就學,和安達雅的兒子赫黑成了同學,交到一生最好的朋友米蓋‧莫林納,還有和赫黑的妹妹潘妮蘿珮成了生死戀人。在米蓋的幫助下,胡立安和潘妮蘿珮私奔沒有成功,胡立安獨自逃到巴黎,成了一名白天寫作夜晚在酒吧彈琴的作家。然後不知道什麼原因,胡立安突然回到巴塞隆納,沒多久突然死在暗巷中。
達尼自己的煩惱也不少,他和最好湯瑪斯‧雅吉拉爾的姊姊碧雅的戀愛談的遮遮掩掩十分辛苦;另外還有個神祕的沒臉人會突如其來出現,要脅他把手中的「風之影」交出來;最恐怖的還有鎮上的暴力警察傅梅洛,任意栽贓毆打脅迫達尼身邊的人,而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要報復小時候那個得到他心上人感情的胡立安。
每個角色都像靈活的圈圈,跑過來、滑過去,有時候疊在一起,有時候又串在一塊。聽眾放心的蒙上黑眼罩,因為你知道,只要抓牢作者的手,每一個轉彎都不是碰壁,而是一扇扇睜開眼就會讓人「哇」地喊出來的好風光。
書中塑造了好幾個令人讚嘆的角色,像是達尼的父親,曾經從事過間諜任務因達尼的信賴而重拾人生信心的費爾明,我甚至覺得這兩個人和主角之間達尼的感情交流,甚至比達尼的愛情故事更令人動容。
怎麼寫都沒辦法完全寫出「好看」的感覺,下面就做些摘錄吧!
「…童年的結束,就像西班牙國鐵局一樣,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p.56)
「有些人就是喜歡把生命搞得很複雜呀!好像嫌這個世界還不夠複雜似的。」(p.92)
「科學家都是這樣,就是不跟人來往,不信您看看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等偉大的學說,卻被別人運用在原子彈的製作,而且沒經過他的同意呢!」(p.118)
「男人的性慾就像個燈泡一樣,開關一開,啪嚓一聲,立刻亮出火紅的燈光;關掉開關,馬上就可以冷卻下來。可是女人不一樣,她們的情慾有如科學的奧妙,就像熨斗一樣,是漸漸熱起來的,…就像溫火燉一鍋肉吧!等她真的燒起來了,誰也滅不了那把火。」(p.160)
「那些人不是壞,是蠢,壞不壞是從道德和思想層面來定義的。然而蠢蛋都是不思考也不講理的。他們只憑本能去行動,就像動物園裡那些野獸一樣,他們自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的,自以為是…」(p.186)
「當你停下來思考自己是否愛著某個人的時候,那就表示你已經不再愛他了。」(p.211)
「內心熱情,腦袋冷靜。這就是成為大情聖的秘訣。」(p.231)
「等待,會讓人的靈魂生鏽的。」(p.377)
「父子的關係是以無數個善意小謊言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就像東方三王或聖誕老公公送來的禮物,小時候掉的牙齒被老鼠搬走等等。」(p.387)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週遭的人就像樂透彩券一樣:他們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就是為了讓我們的荒謬夢想成真。」(p.424)
「上帝賜給我們生命,然而,這個世界的房東卻是個惡魔……」(p.498)
「世間還有比文字更殘酷的煉獄。」(p.515)
「看書是很私密的活動,一本書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內省能力,才能在書中觀照自我。」(p.552)

R668. 我殺﹝Io Uccido﹞。喬吉歐‧法列提(Giorgio Faletti)/殷杲、周曉陽。皇冠。2007。511頁。08/01/26-08/01/27。
蒙地卡羅熱門的廣播節目「聲音」,某個晚上接到現場直播的電話,喪心病狂的男人訴說一段心底的寂寞,最後以「我殺」二字終結。同一個夜晚,開始發生駭人聽聞的謀殺案,被害者不但被殺害,包括頭髮的臉皮整個被剝走,並再現場留下血淋淋的「我殺」二字。
當地的警察總監夥同本來是到蒙地卡羅來療傷止痛的美國FBI幹員法蘭克,一起接手偵辦。在謎團中打轉的同時,無法追蹤的電話仍然打了進來,受害者的人數一個個增加,到最後,法蘭克的好友也因為太接近兇手而慘遭殺害。
然後呢?
開玩笑,當然邪不勝正,交代完變態兇手的生平,心中有創傷的法蘭克也得到救贖。Happy ending啦!
好看嗎?
不能說難看,就是那種布魯斯威利斯加克林伊斯威特的片子,這次改換了義大利文的。時間到了,案子就破了。中間過程跑跑跑,努力白跑了快500頁就是了。

R667. 預知夢﹝Yochimu﹞。東野圭吾(HIGASHINO Keigo)/杜信彰。獨步文化。2007。253頁。08/01/26-08/01/26。
看完日劇「偵探伽利略」不到一個月,還在沉迷帥哥福山雅治不老容顏……,結果就借到這本「湯川&草薙系列第二作」,看了兩頁…,
咦?
啊?
這五個故事全都在日劇裡出現過啦!
所以,閱讀時的「驚奇度」只有個位數,對照日劇改編的「比較度」卻高達百分之五、六十。
「夢想」,男子遇到小時候便預言其姓名的夢中情人,卻被對方母親無情的開槍轟擊。真的有冥冥中注定的姻緣存在嗎?
「靈視」,被謀殺的死者,同一時間內出現在相熟的男性朋友家門口。是顯靈?還是……?
「騷靈」,老房子在老主人過世後,每到固定的時間,整個房子就會發出足以嚇死人的巨大聲響。這是冤魂的召喚嗎?
「絞殺」,貌似密室殺人的自殺案,關鍵在於弓箭和火球。
「預知」,生病的少女預先看到女人的上吊自殺,數日後,真的應驗。但此事故其實是一樁一石二鳥的謀殺案。
日劇版的每一集都有個巨星人物飾演「兇手」,福山雅治演的帝都大學物理系教授「湯川學」,當然是「才貌雙全」的焦點,但原作的「草薙俊介」在劇中成了過場的小腳色,鋒頭給了新創作的菜鳥女警,柴崎幸演的「內海薰」。即便如此,改編後的劇本卻不輸原作,在安排角色、動機、破案的關鍵上,不少地方都更為縝密。
東野圭吾是厲害的,不過影像的呈現,可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美好。

R666. LAST 最後的…﹝LAST﹞。石田衣良(ISHIDA Ira)/王蘊潔。皇冠。2007。254頁。08/01/25-08/01/26。
七篇「LAST」的故事,大半都是挖掘人性盡墨的一面,偶而一個逃離黑暗擺脫無力的故事,看完彷彿久旱逢甘雨,心中閃了大雷電般痛快。
「LAST RIDE」,被地下錢莊逼債的工廠老闆,最後只能以假裝車禍的保險金來還債。
(寫實度百分百,每天社會版上的故事重演。)
「LAST JOB」,因沉重卡債,和肢障人士進行性交易的家庭主婦。
(心態轉折有些「硬角」,因為對象之故,色情交易最後成了善舉一樁。)
「LAST CALL」,在電話交友中心的業務員,相談甚歡的女孩竟然在視訊的攝影機前坦白並結束她的人生。
(以為是色情的對話,後來變成血腥的場面,驚嚇度70%。)
「LAST HOME」,中年失業的男子,成為公園裡遊民的過程。
(自成系統的另個社會,微發光暖手的人性。)
「LAST DRAW」,成為盜領集團「車手」的欠債人,如何緊張卻輕鬆獲得鉅款,並驚險的擺脫了生命的威脅。
(頗有黑色喜劇的效果,諜對諜、黑吃黑,最被迫害的其實是第二大贏家。)
「LAST SHOOT」,職業攝影師被聘跟隨有戀童癖的心臟外科名醫,到越南拍攝色情交易的影片。
(過程變態噁心,結局出乎意料。噁心度高達90%以上。)
「LAST BATTLE」,「看板人」為還債,成為黑幫火拼俄羅斯輪盤上的棋子,在緊張關頭沒有成為最後的輸家。
(果然作家!其實平日也對「看板人」頗有想像,但作家的觀察還是技高一籌。)
書末有作者自己寫的「後記」,大概描述了每一篇的創作背景。作者說他想要反應的是「當今」的時代,用的是當今的專有名詞,反映的是當今的痛苦。
如果作者真的忠實又成功的達到他預想的目標,看完了所有的故事後我只能說,當今的日本,真的是一個令人痛苦到無以復加的國度。
另外,作者寫的那麼多灰黯的故事,到底是紓解了心中如惡魔般的壓力,還是放縱了心底某個角落所豢養的魔獸?
看著蝴蝶頁裡抿嘴微笑的作者照片,揣想著……

R665. 紅鬍子診療譚﹝Akahige Shinryo-Tan﹞。山本周五郎(YAMAOTO Shugoro)/李峰吟。木馬文化。2007。279頁。08/01/23-08/01/25。
幕府時代,從長崎學醫歸來的年輕醫師保本登,滿懷壯志準備進入幕府擔任御醫,不料卻被派到小石川療養所,在外號「紅鬍子」的醫師新出去定的手下擔 任實習 醫師的工作。心不甘情不願的保本登參與了之後八個案例,態度慢慢從一開始的完全抗拒,到最 後明白 醫師天職,自願留下來跟隨紅鬍子行醫。
八的短篇故事的共同基調便是「貧窮」。不論是自殺、病痛、飢餓……,大半主角都是連生存都是很費勁的人物。紅鬍子對扭曲的行徑沒有太多責怪,認為人之所以為非作歹,根源都只是貧弱造成的可憐現象;世上沒有絕對的原則,往下掉落的原因只是正需要別人拉一把的時候,恰好一直沒有適當的援手。
充滿說教意味的紅鬍子感化了那個憤世嫉俗的年輕醫師,想想當今的醫病關係,不啻也是寓意深厚啊!


R663、R664. 女人的勳章(上、下)﹝Onna No Kunsho﹞。山崎豐子(YAMASAKI Toyoko)/邱振瑞。麥田。2007。298頁、297頁。08/01/18-08/01/21。
這本小說其實有點年紀了,一九六一年連載後出版,距離現在也有四十多年了。
故事的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大阪,出身大阪船場布料批發商的大庭式子,如何因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從一個教洋裁的小班老師,成為洋裁學校的創辦人和楊名當時的服裝設計師。
整個故事環繞在大庭式子和手下三名徒弟:津川輪子、坪田勝美和大木富枝,以及長袖善舞的美男子八代銀四郎。野心勃勃的銀四郎為了拓張名利的版圖,將四名女子玩弄在手掌之中。
隨著事業蒸蒸日上,式子的內心卻越發空虛,尤其在她想要結束與銀四郎將近三年的混亂感情,投入 白石 教授的懷抱重新開啟新生活不果後,這個出身大阪名門的千 金 小姐,終究沒有辦法和他人的邪念抗爭,只好結束自己的性命。
看似最悲慘的角色,莫過於看來白忙一場的女主角式子,可是卻不太容易想要同情她。銀四郎周旋在四名女子當中,以利、以性來牽繫彼此之間的關係,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就這樣啊?會不會太容易了一點?
書中的男性,壞胚的不少,但大半的女性更不能成為表率,唯一讓我佩服的,就是安靜在一旁觀察,在正確時刻出手,拿到自己想要東西的大木富枝。
看來女性要成功,第一要務就是不要在男人感情漩渦當中載沉載浮才行。

R662. 南丁格爾的沉默﹝Nightingale No Chinmoku﹞。海棠尊(KAIDOU Takeru)/劉子倩。高寶國際。2007。432頁。08/01/17-08/01/18。
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必須動摘除眼球手術的少年牧村瑞人,卻有個不願意簽署手術同意書的父親。負責照顧病人的護理師濱田小夜,是唯一能夠打開少年心靈並且見過少年父親的人。就在手術前夕,牧村瑞人的父親驚傳被分屍謀殺,最有嫌疑的兩人便是痛恨父親的瑞人和同情少年的濱田。
故事的前半部,和上本小說「巴提斯塔的榮光」一樣,前半部由「不明牢騷門診」的 田口 醫師負責導出醫院的醫病問題、科別派系問題等等,然後謀殺案出現,這回多了兩名有個性的刑警「電子獵犬加納」和助手玉村,再加上前本小說就出現的「食火雞白鳥」,熱熱鬧鬧就把案子給破了。
相較「巴提斯塔的榮光」,這本小說明顯花俏許多,豋場人物一個又一個,美艷女醫師、慵懶護理師、老是討論外星地球人的兒童病人、歌聲可以畫面化的小夜……。謀殺案並不複雜,作者弄了一大堆花邊,搞得場面非常嘉年華。
書中最令我好奇的地方,是描述歌聲的部份,像是聽到的人都「看」到同一幅景象,或者是把心中陰暗挖了出來……。聲音真的有這麼嚇人的力量嗎?
好奇中……

R661. 兄弟(下部)﹝Brother﹞。余華。麥田。2006。495頁。08/01/17-08/01/17。
隔了好久,終於看到宋鋼和李光頭這對兄弟之後的故事了。
兩人的親人都死後,宋鋼回到李光頭的村子和他這異姓兄弟一起生活。兩人相親相愛的場面,直到一個女人,林紅的出現,終於有了危機。都愛上了這個村子裡第一大美女的兄弟,忍讓強奪之後,宋鋼決定斬斷兄弟之情,成全自己的幸福。李光頭經歷過一番事業上的小漲大落,之後神奇地成了獨霸地方的首富,安於平凡的宋鋼卻開始時運不濟,最後工作沒了,健康沒了,生命也沒了。
下部的故事天馬行空,就像塑造的李光頭一樣,胡鬧一通,自成道理。在上部時透露的感動,是數十頁不耐煩的翻閱後偶得的小插曲。作者好像管不住自己的筆,嘩啦啦胡說下去,可是因為不夠沒有邏輯,所以也只好相信還是可以發生這樣的故事。
總之,女人好像又是禍水,堅貞無比、銅牆鐵壁般的兄弟情,還是被情慾強烈腐蝕倒塌啦!

R660. 殺戮之病﹝Satsuriku Ni Itaru Yamai﹞。我孫子武丸(ABIKO Takemaru)/杜信彰。獨步文化。2006。295頁。08/01/16-08/01/16。
故事一開始,就告訴你兇手的名字,描述兇手落網的最後一章居然擺在最前面,這可有意思吧!
接著故事的敘述者從三方面進行,兇手稔,擔心兒子的媽媽雅子,和退休刑警樋口。三個人把故事從不同角度越兜越緊,最後收線……
天啊!原來兇手是那個叫蒲生稔的,但是雅子,不是他媽啊!
看這書的感覺並不是很舒服,因為作者用很多篇幅描述戀屍癖兇手的行為,還描述他把女人身體分割的情形,和之後變態的性行為。
小小耍了讀者的那記,似乎也被充滿血腥的畫面給遮掩過去了。如果可以再選一次,會說,乾脆不要看了。
要不是作者的名字那麼搞笑,當初我也不會想要借這書來看的……我孫子……

R659. 直覺(Intuition)。雅麗嘉‧古德曼(Allegra Goodman)/李靜宜。遠流。2007。423頁。08/01/15-08/01/16。
一個科學實驗室裡的人性糾葛故事。
腫瘤學家瑪莉安和癌症名醫山迪共同主實研究室,瑪莉安是實事求是的女科學家,山迪則是天生的公關料子,負責宣傳找經費。實驗室的一項早該被放棄的實驗, 卻因 博士後研究的克里夫偷偷繼續進行,就在老闆以前途威脅他聽命時,實驗出現轉機,實驗鼠身上的腫瘤居然消失了。
於是實驗室裡本來的罪人一下子成了救星,所有研究員奉命全力支援。但就在數據未明朗的狀態,心急的山迪決定要對外發表,之後引發一連串外來和內部的分崩離析。
厚厚四百頁的故事,實驗室只是佈景,作者花很多的心力很很長的篇幅去描述角色們內心中的「OS」,像是瑪莉安的丈夫賈可柏—天才兒童長大卻發現自己其實沒有想像力而放棄研究一途──面對妻子的成功那種連自己都很難察覺的忌妒,其實才是引起風暴的最主要動力。另外像是表面上挺身而出,想要揭發科學造假醜聞的女科學家若冰,用美其名的正義包裝了對情人克里斯的忌妒。還有描述個性極端的瑪莉安和山迪在最後分道揚鑣時,兩人那種微妙的心境。
這本書最好看的部分在這裏,小小實驗室裡的人性大對決。有個段落我看了好幾回,但仍讀不懂書中那 段中國 博士范翔幫克里斯處理實驗用過的老鼠──
「范翔抓起老鼠,但只抓到超出水瓶與飼料槽細金屬桿的高度。這些老鼠出於本能地張開腿,粉紅色的腳趾抓住細桿。范翔從口袋掏出一枝鉛筆,放在老鼠的頸背,然後拖起老鼠的尾巴,猛然一拉。老鼠的頭突然往後抵住鉛筆,只抽搐了一下,……」
雖然我痛惡老鼠,但這樣個行刑過程,已經超出我的想像力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