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1日
R597.孩子們
R597. 孩子們(CHILDEN)。伊坂幸太郎/杜信彰。獨步文化。2007。315頁。07/10/07-07/10/07。
感覺上就像把一大塊好好的彩色玻璃窗打破,弄散在地,然後再一片片隨手拿起,問看的人,這是什麼啊?
其實早已胸有成竹,只是故意東拼西湊隨便玩弄一下旁觀的人。咱們這些看倌可也要配合一下,興高采烈看這鬼才作家怎樣帶領大家跳躍在這色彩斑斕的迷宮中。
故事總共有五篇,中心人物是從來都不以「我」出現的「陣內」。陣內是個行事作風有點無俚頭的年輕人,自組樂團,歌聲動人,親子關係惡劣,自行了斷這項困擾他的關係後,陣內成為一名另類卻優秀的「家庭裁判所調查官」。
「銀行」(Bank)。剛進大學的「鴨居」和新認識的朋友「陣內」,在銀行鐵門即將拉下打烊之際進入銀行辦事,碰巧遇到了銀行搶案。八名行員加上鴨居、陣內和一名婦人,以及之後也會成為敘事者的失明青年「永瀨」,十二名人質成為此次搶案的目擊證人。整個事件唯一稱得上懸疑的是,除了丟了兩億圓外,居然沒有任何搶匪的蹤跡。真相也許就像盲眼的永瀨所推測的那般,這是個整體行員一起策劃的搶案,沒想到碰巧攪和了幾個不相干的人。
「孩子們」(Children)。「我」是28歲叫「武藤」的家庭裁判所、少年案件調查官。登場的陣內是大他三歲的前輩。在處理一件少年順手牽羊的案件時,在陣內奇蹟預言般的幫助下,藉由一本芥川龍之介的小說,解決了頗有內情的綁架案。
在這個故事當中,作者藉由陣內之口,說出對行為偏差少年的看法---
「孩子的英文寫成child,但複數型態卻不是childs,而是改用children,表示本質已截然不同了。」(p.109)
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大人們的任務應該是陪在孩子身旁,幫忙他們度過難關,就像幫個棒球選手,修正他的錯誤打擊姿勢。(p.106)
「獵犬」(Retriever)。這次的敘事者是盲眼人永瀨的女朋友「優子」。登場的人物有永瀨和準備告白的陣內。此時的陣內是剛大學畢業,正準備要考家庭裁判所調查官資格的考生。對車站那錄影帶出租店打工女生五分鐘的告白失敗後,陣內發現了「世界停止運轉」,因為兩個小時之內車站附近廣場,有好些都沒有換過姿勢的人物們。原來他們誤打誤撞闖進一樁交付贖金的現場,現場偽裝的警察成了陣內口中那些見證他失戀的奇蹟。最後在永瀨的推論下,破獲了高中女生惡作劇般的犯案。
「孩子們II」(Children II)。三十二歲的陣內和二十九歲的武藤。這回武藤被調到處理家庭案件的單位。陣內處理過的年長少年(十八、十九歲)的案子,最後和武藤所仲裁的離婚案件兜在一起。因為父親軟弱處理母親外遇問題而看不起父親的少年,最後在陣內高齡團員所組成的樂團中,看到平凡父親其實值得驕傲的另一面。
陣內在居酒屋和一群對家裁調查官「放縱」少年有意見的中年男子之間的對話---
「沒救的少年就是沒救,這是你們剛剛說的話。你們說他們絕對不會改做自新。你們斷言即便地球停止自轉、科學家研發出抗癌特效藥、史蒂芬‧席格輸給壞人,不良少年還是不會改過自新。」
「我們哪有說的那麼誇張!」……
「我們會試著讓此事成真。」陣內很滿足地笑著說:「我們的工作正是試著創造奇蹟。但你們呢?你們的工作有辦法創造奇蹟嗎?」(p.209)
(雖然是小說的情節,卻讓我掩卷沉思了好一會兒……)
「內在」(IN)。「我」是失明的十九歲時的永瀨,這時的陣內還在唸大學,場景是在百貨公司的屋頂。整篇都是看不到東西的永瀨在敘事,故事重心是陣內如何和他那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父親的「正面」對決。賞了父親一拳的陣內從此從困擾他的親子關係中解脫,即使他是在打工布偶裝的掩護之下完成這項「壯舉」的。
説這是本推理小說,可能要重新定義「推理」的涵義。經由不同的五個故事,「陣內」漸漸立體、血肉俱在。可能不知道陣內到底在想什麼,(知道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在想什麼嗎?),但是旁人眼中所看到的他,總是線條分明、生命力十足,這就夠讓陣內變成動畫片中,那位活靈活現的主角了。(大衛手上的那塊石頭,大傢伙都看到了,然後嘴角的那抹若有似無的微笑......都知道他幹過什麼是啦!)。
如何將這本書歸類呢?
就放到「很有意思」,「很好看」的那個項目下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