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0日
R595.死神的精確度
R595.死神的精確度(Shinigami No Seido)。伊坂幸太郎(ISAKA Kotaro)/葉帆。獨步文化。2006。365頁。07/09/30-07/09/30。
一下子就看完,是不是對作者才能的褻瀆?
當我在一個下午不到三個小時之內闔上這本書時,心中興起的念頭就是這樣。其實不然,看書速度之所以神速,是因為流暢的文筆像滑水道一般,既然開始縱身那股脈脈水流,就一路暢快划到底吧!
這本書給我的就是這樣的感覺。
整本書是由化名「千葉」的死神到人間來執行任務,所構成的六個故事。
「死神的精確度」。負責客人投訴工作,對生命毫無留念的女主角,卻有一副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好聲音,在可能成為成功的歌者之前,死神給了她一個「放行」的機會。
「死神與藤田」。藤田是個主張濟弱扶傾的黑道人物,在死期的前一天,死神決定要讓他完成最後的伸張正義。
「暴風雪中的死神」。宛如密室殺人的場景,五個看似不相干的人物被困在大風雪中的別墅裡,三天之內三個人被謀殺,死神千葉這回成了破案的偵探。
「戀愛與死神」。七天的調查過程,讓死神千葉成了一樁愛情的促成者和旁觀者。長得俊到路人都要回頭的男主角,終於如願用醜到不行的眼鏡遮蓋,而和心儀的對象「想著同樣的事,或不約而同說出相同的話」,成就了他心中無比的幸福---即使他還是在死神的認可下成了凶殺案的犧牲者。
「旅途中的死神」。死神千葉載著一個剛殺了兩個人的年輕人照指示往北方開去,年輕人五歲時曾被綁架過,總以為是自己哪裡不對了才會有這樣的遭遇,長大後用凶暴來掩飾內心的創傷,一路行去,他所執著的最後殺人計畫,其實反而成為贖罪之旅。
「死神VS.老婆婆」。在可以看到美麗海景的理髮院工作的老婆婆,是唯一認出死神的人。在完成老婆婆所負託的奇怪任務期間,死神發現了第一個故事中的那位被放行的平凡女子,真的成了曾經造成轟動的歌手,而老婆婆就是那個讓死神見證到愛情的女子。
書中的死神對人類的死亡並沒有哀傷、惋惜之感,他只是從個旁觀者的立場來觀察人類的行為。死神討厭塞車,只要有空就會去CD店站著試聽音樂。每篇的死神即使變形,但本質還是那個模樣,冷眼卻不冷酷。作者在每個死亡的故事當中,其實歌頌的卻是溫情,不管是黑道的正義還是暴戾小子的回憶,或是老婆婆無懼死亡的態度,都可以探到人和人之間種種耀眼甚至到熾熱的感情。
至今看過作者的三部半(半是因為那是日本作家的合輯)的作品,每個故事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蹊徑,即便路途都是那樣切片般的風景,但輕鬆地轉啊轉的,就會走到了意想不到的終點處,站在那裡,除了瞠目結舌外,就只能拍掌驚呼啦!
R594.深夜的五分前 side-B
R594. 深夜的五分前 side--B(Mayonaka No Gofunmae—side B. Five Minutes to Tomorrow—side B。本多孝好(Takayoshi HONDA)/常純敏。大田。2006。173頁。07/09/30-07/09/30。
故事的一開始,就設定在霞死後的一年半。霞和新婚的雙胞胎妹妹紫去了一趟西班牙,發生了火車意外。才開始願意相信愛情的「我」失去了霞,而紫的丈夫卻覺得死裡逃生的妻子其實並不是原來的妻子,而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姊姊霞。
故事便是周旋在「愛的是誰?」「愛的當時是自己嗎?」「現在愛的還是當初那個人嗎?」等等陷入愛河,卻又時時想要把頭抬出愛河換換空氣的人會問的問題。
巧妙的交織兩個以交換彼此身份、情報、心情的同卵雙胞胎姐妹的情感世界,藉而提出審視自我的問題。「我」最後回到初戀情人的墓前,第一次正式面對失去情人的痛苦,重新確定即使愛人不在,但曾經相愛的事實是怎麼也改變不了的。過去不是被拋棄或遺忘,而是要成為現在或未來的墊腳石,可以再愛啊!只要能夠用一天入睡前的五分鐘,思念曾經愛過的戀人啊!
R593.深夜的五分前 side-A
R593. 深夜的五分前 side—A(Mayonaka No Gofunmae—side A. Five Minutes to Tomorrow—side A)。本多孝好(Takayoshi HONDA)/常純敏。大田。2006。194頁。07/09/29-07/09/30。
二十歲的時候,十九歲的戀人因為車禍喪生。六年後,「我」在一家不算大規模但也不是小企業的廣告公司工作,一邊捲入公司的派系鬥爭外,一邊不停的和幾位交往的女子平和的分手。在游泳池裡偶然認識了有個和自己相同基因的雙胞胎妹妹「紫」的「日比野霞」,紫和相識三年的男朋友「尾崎」即將結婚。為了掩蓋自己也愛上尾崎的事實,「霞」利用了「我」,以情侶的姿態出現在即將成婚的夫妻之前。
這本「上集」的故事,就停在霞和其實一直都沒有脫離六年前創傷的「我」,重新找回「相愛」的信心上。
故事裡,作者藉著「我」和尾崎的對話,以雙胞胎姐妹為例,問到愛情當中,「為什麼是這個人而不是那個人」?「我」的根結便是對愛情的渴望和不信任,沒有命中注定,也沒有恆久不變,所以只要能夠一直用溫柔包裝,不在乎的冷酷是很難被發現的。
但從為愛上自己將來妹夫而煎熬的「霞」身上,「我」質疑的愛情有了新的面貌,於是「我」願意重新來過,誠意地再試一次。
但這就是最終的愛情故事嗎?未完的部份,就留到下side B了。
R592.MISSING
R592. MISSING。本多孝好(Takayoshi HONDA)/王蘊潔。大田。2006。245頁。07/09/27-07/09/28。
五個短篇故事,都有死亡,和也許可以稱作是「愛」的課題,雖然總是在最後的結局中,讓你看到一點ㄦ不是那麼純粹溫馨的人心。
「沉睡之海」。和女學生談起其實也不是那麼認真的戀愛,在外力阻擋之際,和邀約自己出去的女學生駕車夜遊,女學生車禍,自責的男子跳海自殺不成,卻在造成父母車禍雙亡的小男孩亡靈的引導下,看清了車禍和人心的真相。
「祈燈」。因為妹妹在眼前車禍喪生,生還的姊姊從此以妹妹的身分生活下來----這是「我」的妹妹上大學後所交到的一個奇怪的朋友,外號「幽靈妹」的故事。「我」在探究幽靈妹的隱情當中,也回頭看到妹妹曾經經歷的創傷和努力復元的希望。
「蟬證」。受到住在養老院祖母所託,「我」幫忙找出讓同院相川老人最近期怪行為的原因。其實都是老人對人世間剩餘的一點點留戀,不願意就此孤伶伶撒手的緣故。
「琉璃」。小男生和不想虛度一生而過著隨性生活的堂姊「Ruko」的故事。25歲選擇自殺的女子,一直留在長大的小男生的心中,成了他講給另個小男生聽的故事的範本。
「他的棲身處」。事業有成的名嘴教授,約了高中時並不是太熟悉的同學「我」相見,講述深藏在心底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另一個以絕對邪惡的存在。
像是用極銳利的生魚片刀般,輕輕劃過一些狀似「正常」的外在,稍微翻轉一下,就看到人性當中可以純良或者邪惡的部份。最後一個故事寫的最有意思,是「道貌岸然」這個成語最佳的詮釋。
2007年9月25日
R591.終於悲哀的外國語
R591.終於悲哀的外國語(Yagate Kanashiki Gaikokugo)。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賴明珠。時報。2006。221頁。07/09/24-07/09/25。
一直覺得,比較「看得懂」村上春樹的散文。
可能是因為腦筋不夠好,再加上想像力不夠猛烈,關於村上的小說,說得上喜歡的,只有「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和「挪威的森林」兩本而已。如果要問我為什麼會喜歡?現在連故事的細節完全記不起來的我,馬上就心虛起來。喜歡的層級那麼低,低到完全沒辦法和人討論的地步,所以那些探討村上現象的書,一本都不敢去看。
但是散文就不會了。
村上的散文當然還是很個人,但是他的「個人」是那種可以引發所有,至少是我,的很個人的經驗的酵素,幾乎到了想要把書放下來,馬上也坐到電腦前面(對不起,現在不是拿起筆來寫東西的時代了!),抹掉堆在記憶倉庫裡蒙上幾吋厚灰塵的過往經驗,像警示燈一般滴答滴答閃閃發亮的經驗,登時全通上電,讓它在電腦螢幕前用文字的形式大放光明。
只是村上接下去的文字還是吸引人,想著,「等一下再去寫」,然後讀著讀著,屬於自己的任何一個字終究還是沒寫出來。
在這本書中,作者寫了美國的反日情結,日本汽車,他最喜歡的慢跑,還有我幾乎都看不懂的爵士樂;比較了美國東岸和西岸的大學氣氛的不同,觀察美東知識份子的習性;另外不時比較了美國和日本對相同一件事的反應,例如女性主義,慢跑主辦單位等等。
最喜歡看的部份是作者「很」個人的經歷或瑣事,像是他想情不自禁要保持的「男孩子」樣子──(1)穿運動鞋(2)每個月去理髮院(不是美容院)一次(3)不一一找藉口辯解(p.141),於是寫了一篇他在美國剪頭髮的經驗【穿上運動鞋去理髮】;寫他偶而決定變成作家的經歷,是在二十九歲到神宮棒球場喝著啤酒突然想到的【遠離高麗菜捲】。
最有意思的當然就是跟書明相同的【終於悲哀的外國語】,作者寫他學習外語的幾次經驗,一直到最近(寫文章時),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進步。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分配給學習語言的時間變得捨不得了」(p.132)。
哈哈!我終於找到可以原諒自己學了五年日文而開不了口、游泳只會自由式、拿手菜等同於不會餓到的廚藝……的理由了。
另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傳授自己用外語對外國人傳達自己心情的秘訣,這樣的原則也等同「文章的寫法」──
(1)首先要正確掌握自己想說什麼。其次把這重點,盡早找機會先用簡短的語言明確地表達出來。
(2)用自己也能確實理解的簡單語言說出來。不需要困難的、高明的語言,不需要故弄玄虛矯揉造作。
(3)重要的部份盡量用解釋(paraphrase,換句話說)慢慢說。可能的話並加入簡單的比喻。(p.136)
非常認同作者所說長期住在國外的感受,「就像是從社會上消失的預備=疑似體驗似的。」(p.215)。自己不在家的時候,世界還是照樣運轉,自身的存在其實是一種自以為是的重要。在每次出國旅遊回來飛機降落台灣時,這種感受格外強烈。
至於為何有這個特別的書名?關於這件事,作者有很生動的描述。
「…自從決定要當書名之後,偶而念頭興起,這語言就會浮上我的腦海。…就會毫無來由地忽然像漫畫的對白似的砰一下浮上我的腦海。不過雖然說『悲哀』,並不是因為不得不說外國語所以很難過,或者因為外國語說得不好所以很悲哀。……我真正想說的是,對自己來說並不是不用學、自然明白的自明性語言,不知道由於什麼因果關係,竟然把自己團團圍住,這種狀態本身似乎包含著某種類似悲哀的東西這件事。」(p.220)
在收集成書的時候,作者在每篇文章之後都另外寫了「後記」來做補充。這本書其實是有點年紀了,一九九三年集結村上在美國兩年生活為雜誌所寫的雜文連在所出的書。距離現在已經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可是奇怪的是,村上所寫的那些異國生活體驗,卻感受不到時光的無情的折舊壓力。
書放了十四年,紙張都會變黃了耶!可這些感受怎麼還是這樣明淨亮麗呢?
真是想不通啊!
R590.後車箱輓歌
R590.後車箱輓歌(Trunk Music)。Michael Connelly/鄭惠雯。聯經。2006。443頁。07/09/23-07/09/24。
這次的案子複雜多了。
一具放在勞斯萊斯轎車後車箱的男屍,從最早猜想的幫派的執行死刑,牽扯到警局裡派系的角力,拉斯維加斯的黑道大哥,臥底聯邦幹員,一大筆錢……最後才知道動機沒那麼複雜,最初發現屍體的,往往就是最大的嫌疑犯。
主角還是那個有點累的中年警探哈瑞‧鮑許(Harry Bosch),這回他還是一秉初衷,即便官僚作梗,他還是執著真相,不找出真正兇手,誓不罷休。只是這次他有了好伙伴,不再那麼孤軍奮戰。
有點熱但卻乾的像是抹過止汗劑的陽光從沙發旁的窗外灑入,電視上洋基隊和多倫多藍鳥隊你來我往的交手,時時關心一下穆希納的投球,時時低頭找一下鮑許現在在洛杉磯還是賭成,球賽完了,洋基贏了,經過一場火拼的納許,也把真兇找出來了。
2007年9月23日
R589.奧杜邦的祈禱
R589.奧杜邦的祈禱(Audubon No Inori)。伊坂幸太郎(Isaka Kotaro)/張智淵。獨步文化。2006。420頁。07/09/12-07/09/23。
以眼睛健康為由辭去電腦工程師工作的伊藤,用搶劫超商的方式想要給自己個重新開始的契機,不料失手被捕,而且逮捕他的警察就是從小有恐怖暴力的邪惡同學城山。在被載回警局的路上,超速的警車發生車禍,伊藤死命要逃離恐怖城山的掌握。再醒過來時,他到了個叫「荻島」的奇怪島嶼,島上有個會說話的稻草人「優午」,已經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預言伊藤的到來,因為自古流傳的幾句話:「這裡打從一開始,就失去了重要的東西,所以每個人都徒具型態。從島外的人,將會留下這個東西」,就等著伊藤這個外來人解開並留下那樣「東西」。
島上充滿各式各樣奇特的人:老說反話的畫家「園山」;只喜歡和鳥、稻草人說話的瘸腿人「田中」;胖的只能睡在市場的「兔子」小姐;唯一可以自由來去島和外來世界的轟大叔;留著長髮美麗到不行、愛讀詩集的劊子手「櫻」;趴在地上聽「地音」的少女「若葉」……這些人所有奇怪的舉動,在稻草人優午被人謀殺後,成了破案中不可獲缺的重要線索碎片。
看到最後最後,才恍然大悟作者其實只是在做個「實驗」,可以預知未來的稻草人優午竟然無法預告的死亡,其實是「渾沌原理」最後結果,伊藤所能解開的路徑,就是還原回最初材料和環境的狀態。故事的原點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1785-1851)的美洲鳥類圖鑑,一場不想避免的死亡其實是要阻止另項更珍貴生命的死亡。
作者的博學在這本初試啼聲的作品,再次獲得證實,之前先看過他2003年出版的「重力小丑」,就對其文章看似無俚頭的跳躍、明快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本小說中,作者用「果汁機」來譬喻「明明有規則卻無法預測」的「渾沌理論」──
「如果所有材料都和之前一樣,份量也分毫不差的話,就能產生相同的結果,打出相同的果汁。……為了獲得相同的結果,必須零誤差地備妥所有材料和環境。這等於是不可能的任務…」〈p.40-41〉
作者還說了繪畫美洲鳥類圖鑑、發現旅鴿的奧杜邦的故事;伊達政宗時代駕著「San Juan Bautista」遠航到歐洲的支倉常長,死刑犯兒子謎般的身世和冒險故事;再加上虛構的1885年稻草人誕生記……以為是不相干的故事套上故事,到最後才知道作者賣弄的知識就像是印象派近看的點點顏料,得退後到一定的距離後,才看得出來整幅畫是怎樣的精采風景。
故事中鮮明個性的腳色不止一個,我最喜歡那個說完「那不是理由」就可以把做壞事的人槍斃的美男子「櫻」。若是拍成電影,要找誰來演這個角色啊!……實在是很有趣的故事,沒想到謀殺案的故事也可以這樣天馬行空。宮部美幸說過1971年出生的作者是個天才。我雖然不是大作家,但看過兩本書後,真的得承認,這樣的評語實在是……
對極了!
R588.最後的美洲狼
R588.最後的美洲狼(The Last Coyote)。Michael Connelly/冷步梅。聯經。2006。428頁。07/09/19-07/09/21。
和上司起衝突而遭到「強制控壓休假」的警探哈瑞‧鮑許(Harry Bosch),在房子被地震震垮、情人有分手遠走他國、復職遙遙無期的空檔,想起深埋在心底的一樁懸案----三十年前一名誰都不會在意的妓女,被人發現死在暗巷的垃圾桶裡。並不是沒來由的想要追查這樁陳年舊案,其實受害人是正是他的母親。
案子的曲折並沒有多驚人,他找出佈滿灰塵的檔案和證物,發現其中有被人掩蓋的疑點,接著探訪這些步入中年、老年的關係人,牽涉到已經退隱的檢察官、現在仍當紅的競選募款能手、母親的老朋友……最後真兇轉了兩彎才出現,比他想像還要單純的理由──最好的朋友,往往也成了最可怕的敵手──,卻是影響他一生自覺未能獲得幸福的根源。
作者的功力不在於複雜的案情,而是在於人心的描述。一開始的場景便是這個意興闌珊、充滿敵意的鮑許警探,被迫和警局的心理醫生對話,通篇充滿中年失意男子對生命的疑惑和憤怒。整個破案的過程,就像鮑許所做的一個夢,夢中老出現那隻被夜光染成藍色的美洲狼,獨自冷靜的繞著無以名狀卻覺得重要的一個目標前進。
鮑許最後破了案,似乎也因此找到困擾他的那座迷宮的出口。可不可以啊,最近也在某個迷宮裡亂晃的我,什麼時候也見見那隻藍色的美洲狼?
2007年9月18日
R587.銀色名單
R587.銀色名單(The Matlock Paper)。Robert Ludlum/羅福賜。皇冠。1989。336頁。07/09/16-07/09/18。
要不是作者的書被拍成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三集,這本可以即使不是阿公也是阿叔級的書,也不會跑到我的預約書單上的。
故事出奇簡單,美國政府單位秘密發現校園裡有個極強大的惡勢力,於是吸收大學英 國文學 博士教授James Barbour MatlockII,希望他協助剷除萬惡組織。這名大學教授有很好的投身動機,出身富豪之家的他,唯一的弟弟卻死在注射毒品過量。
接著便是辨別忠奸、暴力、血腥……最後當然揪出幕後大頭目。
心得是:沒有一個作者可以寫出部部都精采的小說。只是沒料到,曾經讓我愛不釋手的「龍爭虎鬥」、「死亡拼圖」的作者,居然有這樣一個讓我看著看著,就在颱風吹著玻璃窗戶的下午,睡死在客廳沙發上的故事來。
連書砰地掉到地板上都不知道的。
R586.愛的理由
R586.愛的理由(Haha No Iiwake)。黑木瞳/黃碧君。商周。2006。303頁。07/09/05-07/09/17。
作者是最有氣質的美麗女星,黑木瞳。出過兩本詩集、兩本文集的才女,這回是以女兒為對象,在雜誌上寫連載散文。
與其說是濃濃的母親角色,但通篇充滿的「女人氣息」更加吸引我。作者寫她即使結婚也不能放棄工作的原則;寫她在母親和女明星之間的悠游;寫她的愛看書、愛寫詩的興趣;從不愛做菜到發現做菜的樂趣;喝酒、旅行、開車經驗、她的父親、母親、祖母、幕後的小窺探……,看到的是個悠然的女人,身兼數職生命卻越來越寬廣,回頭那樣的嫣然一笑,轉身還是可以輕盈走下去………
不是只有美麗而已。
「天真無邪可能是無可言喻的美,但天真到不明白人心的傷痛處,也是幾近無知的」(p.49)
「被愛的女人很可愛,但愛人的女人卻很酷。」(p.105)
「沒有什麼比不會有回音的信更令人感到寂寥了。」(p.136)
2007年9月17日
R585.憂鬱塔國
R585.憂鬱塔國(Blue Tower)。石田衣良/陳惠莉。尖端。2005。422頁。07/09/07-07/09/14。
住在二十一世紀日本新宿高樓的「瀨野周司」,是名腦腫瘤末期患者,在來日無多的某天,與往日一般的頭痛,卻把他帶入2212年的未來,。在那個人們以2000公尺高塔為活動中心的未來世界裡,他變成一個名叫「瀨野周」的男人,不但沒有惱人的絕症,而且是個出身高層(住在越高層越有權勢)、並且是決定「藍色之塔」高塔命運的「三十人委員會」成員之一。
可是三百年後的世界,被「東中國」和「西中國」的戰爭牽連,各國紛紛用起病毒變體的生化炸彈互相攻擊,成了「黃魔」---一種無解藥的流感病毒---肆虐的慘狀。隔離外界有毒空氣蓋起高塔分階層居住的情況,人類之間險惡的衝突一蹴即發。
往返兩個世界的瀨野周司必須想辦法從現今的世界裡,找尋拯救未來的方法---除了背誦病毒的原型的三D構造斷面交叉點的五十萬個數字外,最終,還帶給未來子孫對人性美好的信念。而這樣的善念,也讓他在真實的這個世界裡,從無解的病痛中得到驚人的救贖。
作者說他寫作的靈感是因為9‧11的衝擊,身為自小即為SF(Science Fiction)迷的一員,決定了用這樣的體裁來表達對這樁貌似非現實的恐怖畫面的感想。
可我總覺得和我喜歡的「池袋公園西口」的筆觸相差甚遠,那種很現代、很灰暗、卻很溫暖的筆觸放到2000公尺的高塔上,所有的溫情穿上了塑膠質感的防護衣,總覺得隔了厚厚一層,碰不到心底那種熱呼呼的角落。
這本書看了好久好久---邊看王建民投得奇糟無比的球(那無緣的19勝啊!),邊在時空來回悠轉……也就是那樣的故事了!
2007年9月13日
W-music02.雨和淚的XJapan
2001/12/25。
好幾年前,看過一個像紀錄片的日本電視節目,介紹某一個樂團的成員自殺了,歌迷徹夜排長長的隊伍,守在他家門口,哭的死去活來等著送葬。當棺木出現時,模 仿偶像五顏六色、披頭散髮打扮的歌迷,更是如喪攷仳,哭的聲嘶力竭,一大堆人甚至昏死過去。那樣很容易被斥為年少激情的畫面,節目卻嚴謹的從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歌迷身上,解讀出偶像之死所引發的社會震盪。
深深為這樣的強大的且團體性的真情畫面所著迷,但是死的是什麼樂團的什麼人,不知怎麼,當時的我卻一點印象也沒有。
得等到日本出現了小泉純一郎,我這才XJapan起來──
一個頭髮張牙舞爪像隻剛睡醒的獅子,而且又沒有什麼特殊政見的人,在日本這個保守的國家裡居然可以當上日本總理,已經是很值得大書特殊的事了,但若這樣的 一個半百歐吉桑,居然喜歡聽熱門音樂,甚至還把祖產地皮捐出來蓋這樂團的博物館...這麼一個有著致命吸引力的樂團,對我的吸引力絕對也是致命 的。
全是因為小泉純一郎,我才XJapan而起來的。
對個只抓的住日文單字程度的人來說,旋律是最初最令人驚艷的部分。在不時閃過的「雨」、「風」、「淚」、「夢」中,不怎麼喜歡的電吉他,居然展現前所未見的揪心魅力。我開始懷疑以前的厭惡,其實只是一種罪大惡極的偏見。
開始的時候都是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聽的。
上了一整天的班,迎著初上華燈直駛前行,總覺得有什麼無能為力地就要結束了,而另一樣什麼莫名其妙地就要開始。在黑夜與昏黃的交接典禮上,我是無關緊要的旁觀者,失重似地晃盪在迎面刺眼車燈舖成的黑墨大道上。說不上來的厭倦一波接一波,像胸口堵著一團沒有味道的棉絮,總想要振一下手臂,或者開口吼那麼一 下下......就在這種時候,就得來個XJapan:重重的鼓點;老以為就要破音,卻輕易唱到高音的沙啞主唱;極溫柔和極嘶吼的矛盾又調和的混合;清脆的一個音挨著 一個音的鋼琴聲;長長的間奏;可以長到十分鐘的歌,餘韻還可以再來幾分鐘,然後,會聽到英文──
Loneliness your silent whisper
Fills a river of tears
Through the night
Memory you never let me cry
And you, you never said good-bye
Sometimes our tears blinded the love
We lost our dreams along the way
But I never thought you'd trade your soul to the fates
Never thought you'd leave me alone
Time thorugh the rain has set me free
Sands of time will keep your memory
Love everlasting fades away
Alive within your beatless heart
Dry your tears with love
Dry your tears with love
真的唱什麼都無所謂的。
調到24音量的音響,六隻喇叭傳來乓乓乓的鼓聲,密閉車廂中的自己漸漸膨脹起來,心跳會用盡全力的重擊回音。
終於覺得活著,也可以是一串砰然心動的節奏。
小泉純一郎就是這樣才喜歡XJapan的嗎?我不知道。從沒有想到要花力氣去把他們團員的照片弄清楚,誰是誰我一點也不在乎,甚至Hide是自殺的還是主 唱,好像也沒什麼關係。我只是喜歡他們的聲音,喜歡他們在一堆俗的要命的字當中,唱出離別、黑夜、孤獨、夢想、時光、受傷、下雨、刮風、胸口、心膛、愛情、記憶、還有流也流不盡的淚水,或者是老是漾泛著的淚光。
DRY YOUR TEARS WITH LOVE....
W-music01.最初的民歌手--周華健
大二的時候,跟著香港僑生的學長,一起去看港澳同學會所辦的歌唱比賽。
粵語我是一句都聽不懂,只是在人群中瞎起鬨。中場休息時,看到評審席有人走上台去,我還跟同伴閒扯,沒怎麼注意。突然燈光全暗,只用一具聚光燈,白亮亮照 著單獨坐在高腳椅、拿著吉他的人,他似乎一點也不覺得點孤伶伶,一勁兒一直呵呵笑,笑到眼睛都不見了,眼尾一堆蜘蛛絲,然後嘩啦啦說起話來,大概是講了堆 笑話,台上台下笑成一團,說到盡興,還手舞足蹈起來。突然,他清清喉嚨,按了幾下和絃,就唱了起來。
我獃住了。
從來不知道現場可以唱的像收音機裡聽到的聲音一樣,而且,還更有勁道。不記得他唱了什麼,好像唱了幾條粵語歌,接下去又唱了的英文歌,我倒是記得很清楚,是「Annie Song」。他唱到高音的部分,會把長長的下巴往上揚,脖子下,出現了幾條跳躍的青筋,那表情,看來有點像是咧著嘴賣力地笑。可是那聲音,清亮活潑,來回竄動,滑行在solo燈的光束裡,在黑暗中耀眼無比的閃動。
好聽的讓我渾身起了雞皮疙瘩。安可聲不絕於耳。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周華健,那時候,他還不是個出唱片的歌手。
不過沒多久,居然在唱片行看到他和後來也出了唱片的林良樂,還有另一個男生合出的一捲卡帶。裡面他也唱了Annie Song。我還記得揣著新買的卡帶走出唱片行時,興高采烈地說著這歌有多好聽多好聽,同伴只是很不經意地拿過卡帶,看了一下封面,說,周華健?誰啊?
像發熱病一樣,一直想要再聽到他的歌聲。後來知道他在台大對面的木船有演唱,查明了節目表,確定有個晚上是他的班,呼朋引伴就去捧場。在零用錢不是很富裕 的狀態下,這樣的行為可以算是一種壯舉。我們在昏暗的餐廳裡,小心地點了合乎預算的餐點,有點食不知味的胡亂吃下肚,等著時間到來。因為太專心的想著等一 下要點的歌,好一陣子,沒注意到有人已經站到演唱的地方。餐廳雖然暗,但是,我們都發現那人不是周華健,正納悶著,這位後來也出唱片的楊峻榮說,他是來代 班的。
實在無法形容當時到底有多失望,代班的楊峻榮聲音應該也算不壞,但是那晚的印象實在太差了,所以後來他唱的歌,我一條都不喜歡。
和周華健能牽連的事不是到此為止,後來有次和台大的學生去故宮參觀四庫全書的真本,其中一位歷史系的女生,是周華健的妹妹。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看的她,就這 樣一直憋著憋著,一直到我們活動結束,都沒有跟她多說一句有關她哥哥的話。全天的心得就是,她跟她哥哥,長的還真有點像呢!
後來隨身聽每天都放著那捲不全是他唱著的卡帶,連走到校園外的街上,也是這樣掛著耳機走。結果,有天中午,正要去校外吃自助餐時,看到迎面來的一個男生, 半側著身低頭貼近旁邊的女子笑盈盈地走過來,晃了一眼,哇!是周華健耶!我差點脫口而出,轉身看他們並肩而行,光是背影,也可以看出兩人喜不自勝的甜蜜。
那時候我並不知道,那位身材嬌小的西洋女子,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又過了不到一年左右,周華健的名字開始在媒體上出現,然後,他一炮而紅,變成了名歌星。隔 著電視廣播,聲音還是那麼好聽,然而,最原始的感動卻慢慢淡了。想要告訴別人,當初我是多麼的慧眼識英雄─早在他還不怎麼樣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他將來的風 靡─但是作為最佳佐證的那捲卡帶卻不知道借給了誰,竟然再也找不到了。
後來後來,就沒再買他的唱片了。
很想念那捲不知道現在是在誰家的卡帶;想念只抱著吉他便迷倒眾生的周華健;想念那位畢業就不知所終的香港學長;想念那個在黑暗中光聽到歌聲便渾身打顫的自己;想念那樣純情的雙十年華。
2007年9月1日
R584.怪ㄎㄚ工作
R584.怪ㄎㄚ工作(Odd Jobs)。Nancy Rica Schiff/柯佳伶。臺灣商務。2004。135頁。07/09/01-07/09/01。
這本書超有意思,雖然在二十分鐘內搞定,但卻可以想好一陣子。
有什麼是你覺得超奇特、有趣,絕對意想不到的工作?
這本書由一位美國的女攝影家花了十二年時間到處去追索來的怪ㄎㄚ工作。洋芋片檢查員、啤酒試飲員;聞臭師、聞香師、聞狗狗吃飼料後的口氣師;Mt. Rushmore上四個總統像的裂縫修補員;站在飛刀特技表演者前,負責當人型看板、拿氣球的助手;在酒窖裡負責轉葡萄酒瓶的工人;保管世界曲棍球大賽冠軍獎盃Stanley Cup的保管員……
真是沒想到做這樣的事情可以這樣專門,可以這樣維生。
只是,在每張生動的照片中看到都是笑臉盈盈,不知道做有些仔細想想超級無聊的工作的人(像保險套檢查員;衛生棉條檢查員;雞蛋檢驗員……),在照片之外,還是這樣笑容可掬的面對產品嗎?
想太多了喲,我噢!
R583.奇怪ㄋㄟˋ---一個日本女生眼中的台灣
R583.奇怪ㄋㄟˋ--一個日本女生眼中的台灣。青木由香/黃碧君。布克。2005。157頁。07/08/29-07/08/31。
從個在台灣生活的日本女生角度,書寫台灣的「奇怪」。
像是空氣很髒、水中放太多的氯;太多台式的義大利麵;怪裡怪氣的台製日本貨品;用廁所習慣不同;新聞太花俏……
文化衝擊的重點,應該只是「因為不一樣,所以很吃驚」。但在這本書中看到的「實在很奇怪,可以不要這樣」的份量,似乎多了些。像說到台灣的夏天,下過大雨之後,就會有很多蟲。(p.13)這樣的說法,連我都很吃驚。有嗎?她到底是住在台灣的哪裡啊?沒來過台灣的人會不會以為夏天只要開了燈,台灣到處就陷入「蟲蟲危機」?
不過也有比較持平的單元,只是比較不同,卻沒有好或壞的暗示。像是說台灣人蜿蜒走法和日本人直線走路方式,背地裡其實是因為日本人不想要和他人「太靠近」,所以會趕快閃開。還比較了台灣和日本的女孩,在長相、打扮上面的差異。
看這樣的著重觀察比較的單元,就不會有那種想要站起來說「喂喂喂,你搞錯了,其實不是這樣,………,會這樣是因為……」的衝動。
總之,這是一本很容易看的書,小插畫到處填空,照片拍的很隨意,文字很符合「說中文的日本人」的特性,可以在兩個小時開會期間翻了大半是絕對沒問題的事。倒是看到書末小方塊:兩年內初版24刷……
乖乖,奇怪ㄋㄟˋ……
R582.紅長靴
R582.紅長靴(Akai Nagagutsu)。江國香織/張雅梅。麥田。2007。231頁。07/08/28-07/09/01。
結婚十一、十二年的夫妻,和丈夫在一起時,外人認為是個性恬靜的太太,會叨叨絮絮述說一天瑣事,而在公司當主 管的 先生,通常都只是對著電視然後嗯嗯嗯的回應。
這樣畫面熟悉嗎?
整本書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平順的戀愛,平順的婚姻生活,互相並不了解,也不想要努力去了解對方的夫妻,對話呈多彎角的平行線,離開家沒多久就會歸心似箭,習慣和愛似乎是同樣的東西。
這樣的夫妻不幸福嗎?
通篇平淡的要命---妻子跟朋友聚餐喝酒然後回家;丈夫和屬下去看棒球、吃燒肉,然後回家;一起去參加親戚婚禮;假日一起去逛跳蚤市場;太太去學網球;太太陪丈夫去打高爾夫球練習場,丈夫揮桿,太太看口袋書……
如果你期待出現外遇、爭執、不倫、私生子……,這裡通通沒有。只是一對結婚多年沒有小孩的夫妻,日常生活的相處而已。
封皮上說,看完這書,讀者會對「婚姻」、「夫妻」的看法,全盤翻轉----在應證「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上面,這本書好像有努力過;另外,「終其一生,人總是孤獨的」的要點,似乎也有跡可循。只是,這樣的生活就算「不幸福」嗎?我倒不敢苟同。女主角雖然常常因得不到丈夫滿意的反應而感到絲絲傷心,但很快的,她卻會不可思議地對丈夫充滿無限的愛戀。雖然是在極不耐煩的情況下看完這本書,但我卻覺得作者其實在歌頌愛情,結婚多年後的愛情,已經轉變形貌,成了更盤根錯節、無法完全理清、充盈在心中冷冷熱熱的感覺了。
只是,為什麼書名要叫「紅長靴」呢?
R581.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
R581.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Kira Kira Hikaru)。江國香織/陳系美。方智。2006。203頁。07/08/27-07/08/27。
怎樣的婚姻才算是美滿?怎樣的愛才能讓彼此都感到幸福?
丈夫睦月是個個性溫婉、有著漂亮睫毛的美男子醫生;妻子笑子是個義大利文的翻譯家。
但是,睦月是個同性戀者,笑子是個情緒失控的酗酒者。
可是,他們的「愛,閃閃發亮」----住在同一屋簷下,喜歡看到對方、替對方著想、安慰對方、心疼對方、努力讓對方幸福。
沒錯,這是愛吧!
這個故事架構在不平常的關係上,是屬於三個人共同的愛情故事(女主角笑子還和丈夫的男友成為好朋友)。同性戀的醫生丈夫,除了同性戀者的身分外,其他部分光明正向到不行;三個人中所謂「正常」的異性戀者妻子,不論在心理上或行為上,卻往往表現的好像是個社會適應不良的人。
沒有什麼不好,只要他們自己感覺到好就好。
這本書曾經改拍過電影,女主角是藥師丸博子,醫生丈夫是豐川悅司,丈夫的男朋友是筒井道隆。如果沒記錯的話,電影中的女主角並不如書中那樣「謹守分寸」,腳色的設定上是比較有「侵略性」的。書中的笑子認定的幸福,就是讓她喜歡的丈夫,可以常常和他喜歡,她也喜歡的丈夫的男朋友在一起。
這樣的愛,很不尋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