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R1748. 謀殺的解析.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








R1748. 謀殺的解析.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Jed Rubenfeld/李靜宜。遠流。2007455頁。2021/11/10—2021/11/15
 
1909年,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應邀到美國東岸演講,到達的那天,紐約市連續發生兩件上流社會女子半夜的臥房被不知名人士闖入,年輕女孩衣不蔽體、雙手高吊,脖子被緊勒,身上有無數被鞭打的痕跡。死亡的女孩屍體在送到警局停屍間後消失,倖存的諾拉得了失憶症並無法言語。佛洛伊德遣派美國弟子楊格醫生前往作精神分析,期許能治癒諾拉並找出兇手。
 
除了楊格醫生的敘事外,還有觀察縝密、行動火速的黎特摩爾警探的視角。頗具野心的情節包括:《哈姆雷特》角色心理分析;佛洛伊德和弟子榮格在心理學上歧見的辯論;病症、夢境的剖析和討論;歷史人物的真實和虛構;1910年代紐約市的建築、發展…。最重要的案情架構在佛洛伊德著名的案例《少女朵拉的故事》——朵拉被父親好友侵犯,父親拒絕相信她的說詞,父親與好友之妻有婚外情,她被父親好友之妻吸引…等等。
 
在故事中,佛洛伊德的學說儼然是情節發展的中心思想,性心理的分析對話隨處可見。此外,處處可見旁徵博引的名言典故,也充分展現作者博學多聞和收集、組織資料的能力。然而在這本聲名大噪的「法律博士寫的處女作推理小說」裡,大量糾結在大師心理分析理論的過程,似乎卻讓追兇破案的懸疑性失去了光彩,導致之前因為看了作者的第二本書《死亡的本能》——為解開歷史懸案而巧妙編織的虛實事件——所驚艷不已的感受,居然蕩然無存。
 
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真的搞得我好亂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