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637. 我和我那離婚三次的老媽。孔枝泳/游芯歆。麥田。2014。320頁。2020/11/28-2020/11/30。
19歲女孩魏寧離開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妹妹的家,搬去和媽媽、兩名同母異父的弟弟同住。媽媽是家喻戶曉的作家,離過三次婚,三個孩子的姓氏都不同。魏寧出生沒兩年,因參加民主運動而相戀結婚的爸爸媽媽便分開了,直到十年之後才第一次見到媽媽。早熟敏感的魏寧從和媽媽和兩名國小弟弟在「新」家的相處中,重新審視了「家」的定義——
「…家就是一個登山營帳,要結實穩固,但不能把這裡當成終點,停了下來。不過,如果營帳不穩,也無法攀登到山的頂點。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先回來營帳避避,等天氣轉好,再離開營帳上山去。這就是家!但家不是目的的所在,而是為了抵達目的,而必須結實牢固的地方,因為生活中,處處是風雨,家必須穩固,足以抵擋風雨的侵襲。」(P.
251)
不認識作者的名字,但之前的名作《熔爐》早就如雷貫耳。《熔爐》出版後在韓國社會引起驚滔駭浪,不但是暢銷巨作,後來更使得韓國改立新法加重性侵未成年罪犯的罰則。但根據真實事件寫成的《熔爐》因過於真實,過於黑暗,即使後來改拍電影且是由我很欣賞的演員孔劉擔綱演出,還是沒有意願觀看。只是會造成如此大轟動的作者,她的寫作技巧、說故事的方法,一定有她的過人之處的,這就是為何借回這書的理由。
後來才知道,這故事的雛型或者說是大綱,其實是作家本人的真實人生—出生經濟無虞的「正常」家庭,大學時正逢韓國社會爭取民主的年代,和崇拜的學長積極參與反政府運動,22歲時不顧家庭反對和不久後就入獄的學長結婚,獨自產下女兒。出獄後的丈夫求職不順,當年的「革命情感」也因時代推演而消失了共同熱情的標的。逐漸和撐不起經濟重擔卻又放不開大男人主義的丈夫漸行漸遠,身心俱疲下放棄女兒監護權而走上離婚一途。幾年後和新興導演再婚,卻因小說暢銷獲獎的成就,成了有志難伸的丈夫家暴的理由。離婚,然後,再婚。然後,三度離婚。
於是,帶著三個不同姓氏的孩子,孔枝泳是名作家,同時也是單親職業婦女。
這是一本「非典型定義家庭」找尋幸福的書。透過19歲魏寧從青少年蛻變至成人的階段,看著熱情的作家母親奮力對抗命運又和命運談和的過程,體悟到即使幸福的定義人人不同,但追尋幸福則是生存的基本權利。
一路摸索向前走去的母親,與一路摸索如何選擇自己路徑的女兒,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親如母女,誰都無法複製對方的經驗。家人是命運安排的隊友,哭泣、歡樂、爭吵、冷戰、和好……,即便目的地各異,但並肩同行了的一段歲月,不論長短,都是彌足珍貴的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