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日

R1273. R1274. 所羅門的偽證 第三部,法庭 (上)、(下). ソロモンの偽証 III 法廷. SOROMON NO GISHO III - HOUTEI













R1273. R1274. 所羅門的偽證 第三部,法庭 ()(). ソロモンの偽証 III 法廷. SOROMON NO GISHO III - HOUTEI。宮部美幸. MIYABE Miyuki/王華懋。獨步文化。2014390頁。15/05/08-15/05/10381頁。15/05/10-15/05/10

所有的懸疑小說,到了接近謎底揭曉的最後時刻,就是考驗作者功力的時候了。因為這時就要檢驗作者在之前鋪陳的梗,到了此時,不但全部要派上用場,而且還要巧妙的全都用到才行。

有些作家之前故布疑陣,寫得好像每個人都是嫌疑犯,這樣的老梗也不是不能用,因為懸疑小說最刺激的地方,就是因為出人意表的兇嫌/動機/結果,但若只為了達到這個「人人都可疑,個個非兇手」的目的,搞得證據轉彎,自圓其說,就讓人看破了作家的能力。

最可恨的一種類型就是為了達到讓讀者「吃了一驚」的效果,往往最後的兇手就是那個之前毫無徵兆的某個最不可能的人。然後又為了讓讀者能夠接受這樣的安排,於是費盡力氣,讓兇手自己長篇大論的陳述心路歷程和犯案經過。若是說得合情合理,滴水不漏,也算是為故事畫上圓滿的句點,最怕的就是只是為了讓人意想不到,硬是湊出犯案拼圖,到了掩書最末頁,忍不住罵聲連連。

講半天只是要說,這本書的作者沒犯了以上的毛病,但她的追兇重點也不只是「是誰殺的?」而是更著重在死者身邊所有人因這命案而被影響的人生。

法庭內律師和檢察官的攻防不是互相牽扯,反而是有默契的共同創作,進而營造矗立真相的舞台。登場的角色街開的謎團,不僅是洗刷了校園內惡少的殺人嫌疑,也同時揭露了死者「可能」的心理狀態,而造成「刻意自殺」或者「不小心自殺」的最終結果。

總算在還書期限內看完。上下兩冊共七百多頁,充斥著校園霸凌,家庭暴力,拒學,兄弟失和,父母偏心,造謠,遮掩,自私,耳語,謊言……然後友情、親情、正義、使命、團結、執著、不屈不撓……。

我知道作者想要用國中生來對照醜陋的大人嘴臉,但書中描述過於成熟的思維舉止,都讓我很難踩進這些「孩子們」的鞋子裡。如果界定到高中生的年紀,會不會好一點呢?還是說,日本的中學生,即使不是全部,但這樣優秀邏輯的孩子,其實也不是少數?

心得到底是什麼?若真實發生在生活環境,我那犬儒心態依然存在,也許會激動地參加旁聽,但站在自以為制高點的角度應該很難改變。是因為年紀漸長,沒了投身的熱情?抑或本來就只是個說比做多的軟弱角色?


對了,好像這一系列六本書的第四本,《決心》下,陰錯陽差過了借期而沒看過,但奇妙的是,似乎最後這兩本的故事也還是有辦法接續起來看下去。所以到底我是看過而忘掉,還是真的沒看過?這會兒,我也需要旁人來幫我解惑辦案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