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992. 真相的十公尺前. 真実の10メートル手前. SHINJITSU NO
10 METORU TEMAE. How Many Miles to the Truth。米澤穗信. YONEZAWA Honobu/黃涓芳。尖端。2017。304頁。2025/03/27-2025/03/28。
以自由記者太刀洗萬智為主角的六個短篇小說。但主述者的「我」,並非這位有著一頭美麗長髮、個子高、嚴肅不苟言笑的自由撰稿女記者,而是每個章節中恰好同行的旁觀者,不但目睹其追蹤細微且看似無關緊要的線索,卻能揭露旁人尚未料想得到的事件真相的過程。
《真相的十公尺前》。攝影記者跟著太刀洗前往偏避鄉下,從難以指認的非法外國打工者口中,找到因公司破產而以汽車廢氣自殺的新聞熱門人物。
《正義之士》。電車發生月台候車乘客墜入鐵軌的事故,同行友人依照太刀洗吩咐合演一齣「怪女子好奇拍攝受害者」的假戲,成功在人群中逮到將吵人乘客推入鐵軌並自許「正義之士」的年輕兇手。
《戀累殉情》。高中生男女殉情疑點重重,周刊記者會合太刀洗到當地勘查,隨著太刀洗的調查訪談後,發現此案與地方上寄毒恐嚇政治人物的案件有關。兇手為隱瞞從學校偷毒而借毒殺人,轉移追查管制毒品不符的問題。
《人死留名》。發現鄰居老人孤獨死的少年,為沒有事先付出更多關懷而耿耿於懷。太刀洗帶著少年走訪老人猥瑣且疏離的獨生子,希冀藉由進一步了解老人的真實面後,明白人生的最終是自作自受的選擇,而非無關旁人的責任。
《把刀子放進失去的回憶中》。16歲「舅舅」大白天被鄰居目擊在二十歲單親媽的姊姊家中,殺害獨自在家、年僅三歲的外甥女。被捕後的少年以一封自白信坦承殘忍的作案過程。因已逝妹妹曾是太刀洗摯友緣故而造訪日本的外國人男子,堅持跟隨仍有工作在身的太刀洗度過一天。期間談論有關記者在悲劇中所擔任的角色,以及該以何種心態呈現自認為的「真相」等等哲學問題。兇案本身反倒像是畫面襯底,小孩可能是不務正業的外公偷東西時,為恐敗露事蹟而殺;也可能是把孩子丟下一整天外出玩樂的年輕母親所為,但所有的證據證明,絕不是這個想要報答姊姊恩情的少年所為。
《走鋼索的成功案例》。老夫婦被大批救難人員辛苦地從強烈颱風的險境中救出,因隔壁的另對老夫婦不幸罹難而十分自責。擔任義消的學弟陪同學姊大刀洗走訪老夫婦,問出:在自家無水電、瓦斯的狀態下受困多日,是如何遵照盒子上的說明沖泡早餐穀片的?老夫婦坦承借用隔鄰已死亡夫婦尚可運作的冰箱,倖存者的罪惡感成為無法說出真相的障礙。
從旁觀角度描繪真正「破案」的主角,是一種蠻新奇有趣的寫法。案情絕不是表面看得那般理所當然,有出人意表的苦衷或曲折的案外案,才是閱讀樂趣的所在。有的故事的安排會佩服作家的高明手法,例如《人死留名》,有些則感到置入性主題的斧鑿,例如《把刀子放進失去的回憶中》。
這是第一次看這位作者的書,不知道為何,以前光看名字以為是位女作家,這回才知道這先入為主的幻覺根本大錯特錯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