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797. 羽毛賊. The
Feather Thief: Beauty, Obsession,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Heist of the Century。Kirk
Wallace Johnson/吳建龍。馬可孛羅。2021。347頁。2022/05/18-2022/05/20。
2009年六月的一個晚上,正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主修長笛的20歲美國青年Edwin Rist,闖進近郊的大英自然史博物館(Brit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偷走了299件珍貴的鳥類標本。這些絕種鳥類身上艷麗的羽毛,是從維多利亞時代開始的鮭魚毛鉤綁製愛好者的夢幻逸品。竊案在時格幾乎兩年後才得以偵破,Edwin以(不可信的)亞斯伯格症獲得兩年緩刑,僅有102件標本毫髮無傷地回到博物館,其他不是被以一根根羽毛、鳥皮分屍出售,便是以下落不知所蹤結案。
2011年站在冰冷河水裡飛繩釣鱒魚時,作者聽嚮導說起這件不可思議的竊案,太多的謎團激起好奇鑫,之後花了五年的時間自行調查並寫下此書,試圖將來龍去脈交代清楚。這本非小說分成三部—
第一部,介紹歷史淵源。如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等19世紀歐洲探險家,如何千辛萬苦蒐集到驚人的鳥類標本;珍奇羽毛成為仕女時尚服飾的重要元素;無實際用途的毛鉤綁製竟是高尚的嗜好;富可敵國的貴族們如何蒐購各式各樣的珍奇標本,甚至以私人之力成立博物館,如沃爾特‧羅斯柴爾德勳爵驚人的收藏,後來連同房舍捐出成為大英自然史博物館。
第二部詳述此樁世紀偷竊案。接續前部的Edwin成長史,從2007年他到英國成為皇家音樂學院的學生說起,詳述其犯案的動機、計畫、過程,直到成功得手、販賣一年多才落網,然後是法庭的專家作證,成功讓Edwin逃過牢獄之災,安然脫身。
第三部是作者對此已結束的案子提出無數的疑點,並決定自己追查後續真相,例如,博物館方的態度,起訴的英國警探對宣判的想法,贓物的流向,還有最重要的便是交代不清、下落不明的鳥標本,到底是在哪裡?
讀後心得如下:
*1. Edwin因一位「專家」的亞斯伯格症診斷,而使得法官饒恕其罪刑;在不知去向的其他珍鳥標本上多所含糊;同時卻能以長笛手加入一流樂團…絕對就是法網疏漏的最佳明證。
*2. 認識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的生平後,原來演化論的光環不應該只在達爾文的頂上閃耀而已。
*3. 還是華萊士。他那麼艱苦卓絕的人生,好幾次在異地叢林病得差點撐不下去,但最後得壽90。如此年紀在現在也屬高壽,更何況是19世紀末?也許勞其筋骨到了某的境界,是可以作為長壽的參考的。
*4. 親身見識過《大河戀》飛繩釣鱒魚(還差一點在大熱天裡溺斃在凍死人的雪水融成的溪水),但很難想像一點實用價值也沒,光是「觀賞」用的鮭魚毛鉤。
*5. 習慣會改變。以前幾乎只看小說,這兩年來竟然覺得非小說其實不錯,有些甚至更好。就像以前不愛,但現在也隨眾看了一些有意思的紀錄片。歲月會變,口味會變。年紀漸長,終於到了體悟真實人生總是比虛構故事更令人驚奇的時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