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397.
謎樣的雙眼. La Pregunta De Sus Ojos.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Eduardo
Sacheri/葉淑吟。皇冠。2011。303頁。17/02/28-17/03/04。
想報殺妻之仇的丈夫,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警察,法院的書記官和他的好朋友助手,三十多年糾纏在一樁性侵謀殺案,而故事真正想說的,是兩段用生命之弦彈奏的愛情。
故事從班哲明‧米蓋爾‧查帕洛60歲的退休日說起,他並沒有參加同事在餐廳幫他舉行的歡送會,反而用了「借打字機」的藉口,到曾是他屬下/同事,現在是女法官的伊蓮娜辦公室道別。之後的敘事兩線並行,一部分是正在寫作的查帕洛和他躑躅在「表白可能失去起碼友情」和「隱忍愛意卻覺人生無味」間輾轉情緒的現狀描述;另一大部分則是查帕洛用之前的一個案子所寫的小說,不但是喪妻男子窮究一生的追緝凶報仇的故事,也是查帕洛三十多年法院生涯的紀錄。
謀殺緝凶小說吸引人之處,在於跟著作者給的線索,享受逮到兇手的樂趣,但這種類型的閱讀樂趣,通常在逮到「人是這個人殺的」的那剎那就完成了;但另外也有並不著眼在描述兇殘的犯案現場或變態兇手,反而是陳述角色的心情,兇手的,受害者的,旁觀者的,敘述者的。讀到的不僅是一個事件所引發的激動情緒,而是一縷縷綿延生命糾纏交織的複雜人性。不是誰殺誰而已,而是知道了這凶殺案的人,包括正在讀故事的人,心思都被撥弄得錚錚作響。
「我不是很確定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在經過這麼多年後,提筆寫下李加多‧莫拉雷斯的故事。或許可以說,這個男人的遭遇,總勾起我黑暗面的幻想,好似他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得以透過他那被痛苦和悲劇撕裂的人生,一窺從我的恐懼所反射出來的幻想。我多次驚訝發現,面對他人慘遭不幸,內心竟然會浮現一絲懷著罪惡感的喜悅,彷彿周圍友人遭逢可怕的不幸,自己的生活就能遠離那些悲劇。」(p.15)
一開始讀到這樣的句子,就知道這不是那種逮捕歸案的謀殺書,而是更高明、更深層、更讓人想趕快看完卻又不想那麼快看完的小說。
果然是。
書寫得夠好,寫得太好了,所以不想要看用書拍成的電影,那種一定會把書「改編」過的電影,尤其是好萊塢拍的。
誰演的都一樣。
Ps. 作者說故事的來源是他在最高法院工作時,一位前輩告訴他1973年總統特赦時,一個犯重大刑案,正在監獄服漫長刑期的囚犯居然被特赦出獄了。背景是阿根廷七零年代的動盪時期,政治迫害、軍人政變、司法不公更是常事。學歷史的作者說他發揮想像,加油添醋,寫成了這個故事。
──學歷史,只差把想像力系統化……退休後我應該有事情可以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